在现代电网中,变压器、GIS(气体绝缘开关设备)、高压电缆等核心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。而这些设备的绝缘系统常常面临一个“隐形杀手”——局部放电(Partial Discharge, PD)。局放是绝缘老化、击穿的重要前兆,如果不能及时发现,可能导致灾难性故障。
本文结合行业实际需求,重新整理出电气法、化学法、声学法、光学法四大类局放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,为电力设备运维人员提供直观参考。
一、电气法局放检测
电气法是目前最常见的PD检测手段,包括 特高频(UHF)法 和 脉冲电容耦合法。
- UHF法:通过测量 300 MHz–1.5 GHz 的超高频电磁信号,能够快速定位局放点,抗干扰能力强,尤其适合 GIS 与变压器应用。
- 电容耦合法:灵敏度高,结构简单,但容易产生误报,不适合长期在线监测。
优点:灵敏度高、能定位局放点、适合GIS与变压器。
缺点:现场应用受噪声干扰,部分方法容易误报。


二、化学法局放检测
化学法主要通过分析变压器油或GIS绝缘介质的分解产物:
- 溶解气体分析(DGA):检测氢气、乙炔、甲烷、乙烯等气体浓度。
- 高效液相色谱(HPLC):分析绝缘材料分解的副产物。
优点:灵敏度高,适合实验室诊断。
缺点:需要采样,不能实时在线监测;气体浓度与故障严重程度缺乏统一对应关系。

三、声学法局放检测
局放会产生超声波与压力波,通过压电传感器(PZT)可实现检测与定位:
- 变压器应用:传感器放在油箱内效果更好,能减少外界噪声干扰。
- GIS应用:通过安装接触式声学传感器,采集金属壳体上的局放声波。
- 电缆应用:多点布置声学传感器,通过“声到达时间差(TOA)”定位局放点。
优点:抗电磁干扰,适合在线实时监测。
缺点:在嘈杂环境下灵敏度有限。


四、光学法局放检测
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在局放监测领域快速崛起,凭借其小型化、抗电磁干扰、高灵敏度的优势,被认为是未来的主流方案。
- Mach-Zehnder干涉仪:利用光纤干涉原理,将声学波信号转化为光学相位变化。
- Fabry-Perot干涉仪:小型化,单点检测能力强,特别适合油浸式变压器。
优点:实时在线监测、抗干扰能力强,可与智能监控系统结合。
缺点:目前成本偏高,工程化应用仍需推广。



五、结论与展望
综上所述:
- 电气法:适合实验室及GIS现场检测,但受噪声影响。
- 化学法:适合离线诊断,但无法实时监测。
- 声学法:在变压器和GIS定位上有优势。
- 光学法:具备实时监测和抗干扰的独特优势,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。
随着智能电网和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,光学传感器 + 大数据分析 将成为高压电力设备局放监测的核心手段,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更精准、更经济的保障。